啟德民間方案的規劃申請於今天1月17日的城規會會議中審議。席間亦有城規會會員表示支持。而事實上,政府部門雖曾提出的各項技術性上的質異,但亦沒有足夠理據全盤否定方案的可行性。政府內部也就啟德規劃進行檢討,施政報告亦揚言啟德能增加6,800個(只是私樓?)單位,政府也須花時作各項技術評估檢討,難道不能就民間方案一併重新檢視?
=====================
明報 A03 | 港聞 | 特稿 | 2014-01-13
體育城民間方案政府部門分歧南移騰地建屋運房局支持民政局反對
政府銳意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,民間團體包括公共專業聯盟(公專聯)等,建議將啟德體育城副場館「南移」到舊機場跑道附近,以騰出地皮增加近1 萬個公私營單位,發展公營房屋。
本報取得文件顯示,運輸及房屋局與民政事務局在事件中現分歧,前者支持方案,民政局則表明反對,指遷移涉及縮減體育城2.5 公頃( 體育城佔地24.1 公頃),對提供安全和可行的康樂設施有負面影響。民間方案料本周五在城規會中審議。
明報記者鄭穎瑩、黃俊鋒
移場館多建近萬單位
公專聯、本土研究社等民間團體年前開始檢視啟德發展區計劃,並提出方案,其中建議將體育城的副場館「移位」,由原先在主場館的西北面移至南面,即舊啟德跑道附近(見圖),以騰出空間興建9000 多個額外單位;而容納5 萬人的主體育場館及室內體育館則位置不變。基於涉及更改土地用途(由「其他(體育館)」變成「住宅」用地),城規會預計周五審議。
民政局:面積減有壞影響
規劃署早前就有關方案交政府各部門給意見,惟部門間出現分歧。本報取得局方回應文件,運房局與發展局初步歡迎民間的方案,認為有助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,並指示公專聯應做技術可行性評估。不過,負責統籌啟德體育城的民政事務局強烈反對搬遷,認為搬遷後,體育城會減少2.5 公頃,令他們難以計劃一個安全和可行的運動與休憩場地,帶來負面影響,而大型活動的人流疏散等亦需重新考量。
水務署規劃署傾向反對
其他技術部門如水務署及規劃署等,則表示民間方案未能顯示技術可行性,故傾向不同意方案(見表)。
公專聯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批評,若部分政策局同意方向,理應協助作技術研究,而非一開始就抹殺增加單位的機會(見配稿)。
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直指,今次事件突顯特首梁振英管治下,各部門之間衝突矛盾不斷增加,部分政策局未肯配合,增建房屋難以實現。他說,既然民間團體積極參與規劃,並提出可行措施,認為政府不應立即抗拒。
城規會周五審議可要求技術研究
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認同,若有政策局支持,估計城規會將詳細審閱理據, 「如委員們認可方案,是有機會支持的,可要求政府各技術部門就有關方案進一步探究,非鐵板一塊一定否決」。
「需考慮休憩空間水務交通」
但黃遠輝亦解釋,過往不同政策局就規劃個案都有非一致意見,城規會考慮時需兼顧社區全面規劃角度, 「最重要是規劃方案是否帶來整體好處」。他稱,增加單位後需同時顧及其他因素,如因應人口增加,是否有足夠的休憩空間、水務及渠道設施,及交通能否應付等。
據了解,早前政府內部亦曾經討論將體育城「搬入」大嶼山,將啟德用地改為興建房屋,惟最後維持原來計劃, 民政事務局澄清, 啟德用地不變, 斥資230 億元建體育城,預計最快2019 年完工。
[啟德進展] 本土研究社之啟德民間方案的規劃申請,於今天1月17日的城規會會議中審議,經過一年來的多番倡議與理據陳述,席間亦取得部分城規會會員表示支持!
事實上,政府部門雖曾提出各項技術性上的質疑,但亦沒有足夠理據全盤否定方案的可行性。
政府內部也就啟德規劃進行檢討,施政報告亦揚言啟德能增加6,800個(只是私樓?)單位,政府也須花時作各項技術評估檢討,難道不能與增建公屋的民間方案一併重新檢視?如果連現有土地都未作考慮及檢討,土地供應不足的說法又是否成立?
=====================
明報 A03 | 港聞 | 特稿 | 2014-01-13
體育城民間方案政府部門分歧南移騰地建屋運房局支持民政局反對
政府銳意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,民間團體包括公共專業聯盟(公專聯)等,建議將啟德體育城副場館「南移」到舊機場跑道附近,以騰出地皮增加近1 萬個公私營單位,發展公營房屋。
本報取得文件顯示,運輸及房屋局與民政事務局在事件中現分歧,前者支持方案,民政局則表明反對,指遷移涉及縮減體育城2.5 公頃( 體育城佔地24.1 公頃),對提供安全和可行的康樂設施有負面影響。民間方案料本周五在城規會中審議。
明報記者鄭穎瑩、黃俊鋒
移場館多建近萬單位
公專聯、本土研究社等民間團體年前開始檢視啟德發展區計劃,並提出方案,其中建議將體育城的副場館「移位」,由原先在主場館的西北面移至南面,即舊啟德跑道附近(見圖),以騰出空間興建9000 多個額外單位;而容納5 萬人的主體育場館及室內體育館則位置不變。基於涉及更改土地用途(由「其他(體育館)」變成「住宅」用地),城規會預計周五審議。
民政局:面積減有壞影響
規劃署早前就有關方案交政府各部門給意見,惟部門間出現分歧。本報取得局方回應文件,運房局與發展局初步歡迎民間的方案,認為有助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,並指示公專聯應做技術可行性評估。不過,負責統籌啟德體育城的民政事務局強烈反對搬遷,認為搬遷後,體育城會減少2.5 公頃,令他們難以計劃一個安全和可行的運動與休憩場地,帶來負面影響,而大型活動的人流疏散等亦需重新考量。
水務署規劃署傾向反對
其他技術部門如水務署及規劃署等,則表示民間方案未能顯示技術可行性,故傾向不同意方案(見表)。
公專聯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批評,若部分政策局同意方向,理應協助作技術研究,而非一開始就抹殺增加單位的機會(見配稿)。
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直指,今次事件突顯特首梁振英管治下,各部門之間衝突矛盾不斷增加,部分政策局未肯配合,增建房屋難以實現。他說,既然民間團體積極參與規劃,並提出可行措施,認為政府不應立即抗拒。
城規會周五審議可要求技術研究
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認同,若有政策局支持,估計城規會將詳細審閱理據, 「如委員們認可方案,是有機會支持的,可要求政府各技術部門就有關方案進一步探究,非鐵板一塊一定否決」。
「需考慮休憩空間水務交通」
但黃遠輝亦解釋,過往不同政策局就規劃個案都有非一致意見,城規會考慮時需兼顧社區全面規劃角度, 「最重要是規劃方案是否帶來整體好處」。他稱,增加單位後需同時顧及其他因素,如因應人口增加,是否有足夠的休憩空間、水務及渠道設施,及交通能否應付等。
據了解,早前政府內部亦曾經討論將體育城「搬入」大嶼山,將啟德用地改為興建房屋,惟最後維持原來計劃, 民政事務局澄清, 啟德用地不變, 斥資230 億元建體育城,預計最快2019 年完工。